Skip to main content

介绍

     目前在心肺复苏(CPR)期间的监测仅限于意识,呼吸模式和脉搏的临床观察。同时,心肺复苏期间脑部充氧对神经系统的预后和生存至关重要。基于近红外光谱(NIRS)的脑血氧饱和度测定提供了一种脑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方法。因此,我们研究了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近红外光谱的可行性。

方法

       最新技术(FORE-SIGHT™和EQUANOX™)无需预先校准即可监测脑组织氧绝对饱和度值(SctO2)。我们在院内和院外心肺复苏手术中测试了FORE-SIGHT™(五位患者)和EQUANOX Advance™(九位患者)技术。在这项观察性研究中,任何治疗方案或治疗决策均未使用这些数据。使用独立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。

结果

       结果证明了这两种技术在CPR期间测量脑血氧饱和度的可行性。通过对FORE-SIGHT™和EQUANOX™技术进行连续的无脉冲近红外分析,我们在没有自发循环的情况下获得了SctO2值。两种技术都能够评估心肺复苏术的效果:复苏措施的改善(通过更换护理人员提高胸部按压的质量)导致SctO2值升高。迄今为止,由于缺乏特定技术,CPR提供足够的组织氧合的能力很难量化或进行临床评估。使用这两种技术,血液动力学的任何变化(例如心室颤动)都会导致SctO2的相互变化。在某些患者中,SctO2突然下降是心室颤动复发的第一个警告信号。

结论

        心脏手术中rSco2的降低可确定体外循环插管位置不当,尤其是在主动脉手术中。只有低水平的证据表明心脏手术期间低rSco2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关,并且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,改善rSco2去饱和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中风或POCD。(麻醉分析2013;116:663-76)